歷經184天精彩展示,
上海世博會美輪美奐的景色在10月31日晚間最終“定格”。這是一屆規模空前的人類盛會,
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逾7308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參觀,上海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的多項紀錄。大屏幕顯示產品的應用成為了上海世博會最大亮點之一,打造了一個又一個令參觀者畢生難忘的震撼大畫面,更加真切的傳遞豐富信息,帶來視覺享受。為人們打開想象力“大門”,對城市、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
|
|
|
添彩奧運、增輝世博的高端音視頻綜合服務商--贏康公司繼2008北京奧運之后,再一次參與到百年難遇的國家盛事--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為中華民族百年夢想的光榮綻放貢獻力量。
科視繼奧運后再入世博成為開幕式唯一選用的投影品牌,并入駐“一軸四館”中的世博主題館和世博演藝中心、中國國家館、丹麥館、加拿大館等約26個場館
。600余臺次科視投影機應用于平幕、環幕、天幕、球幕、穹幕、弧形幕、梯形幕、異形幕以及凹凸不平、折摺彎弧的各式建筑物上的科視投影應用,是一場創新之巔的“投影秀”,結合科技與創新,將全球文化內涵和各大城市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們一同見證了上海世博的輝煌與成就。
|
|
丹麥國家館--4臺科視HD 18K、4塊150英寸dnp GWA巨廣角光學屏幕 |
  |
丹麥館是采用雙螺旋結構造型,分為人行道和車行道,館名為“Welfairytales”(童話家園)-融合了"welfare"(幸福安寧)和"fairy
tales"(童話)雙重含義——向游客展現的是一個童話的世界。丹麥國家的象征——小美人魚銅像,也遠赴重洋,初臨上海。以雙螺旋結構造型和“小美人魚”銅像為亮點的2010上海世博會丹麥館選用了科視Roadster
HD 18K高清投影機和4塊150″dnp GWA
巨廣角光學屏幕,為參觀者講述“現代丹麥童話”。
4塊屏幕沿著螺旋結構館體的通道依次安裝于墻面,分別呈現不同的動態視頻影像,如同打開的“童話書”,用藝術、電影、圖片、文字和聲音,分章節講述現代丹麥人的故事。無論在白天還是晚上的任何光線條件下,遠近距離的參觀者在一個寬闊觀看區域里都能享受到明亮而清晰、品質出眾的影像,這得益于dnp獲獎的光學屏幕技術和科視高清投影技術,能獲得優良的亮度均勻度和對比度。
 |
丹麥館展館由兩個環形軌道構成,形成室內和室外部分,從上俯瞰形似一個螺旋體,超越了傳統的展覽形式,帶來不斷穿梭于室內與室外的感受。展館就像一本打開的童話書,分“我們如何生活”、
“我們如何娛樂”、
“我們如何設想未來”三章,介紹丹麥人日常生、性格愛好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丹麥的象征、著名雕塑--“小美人魚”第一次走出國門,放置于丹麥館中央,讓參觀者感覺置身于安徒生的童王國。
整座建筑是一個巨大的管狀鋼結構,就像一艘鋼鐵巨輪的船身。展館的外立面是該建筑中最為經濟、節能的部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讓陽光照進室內,還有助于自然通風,每個孔洞都安裝有LED光源,既可以調節場館內的光線,也可以在夜間照亮外立面。因此,丹麥館的外立面猶如一幅光與影的抽象圖案,映射出場館內川流不息的人流、自行車以及鋼墻內的壓力流動。
丹麥館如同一本生動的童話書,帶領參觀者親身體驗丹麥的城市生活。童話書分為三個章節:丹麥著名電影導演Martin de
Thurah制作了第一章“我們如何生活”,講述了丹麥人如何在城市生活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結構,包括如何創建擁有高質量生活的城市;第二章“我們如何娛樂”則是與攝影師Peter
Funch聯手制作的,介紹了丹麥人以及他們關于生活價值的個人故事;最后一章“我們如何設想未來”則展望了丹麥-中國的共同未來,以及雙方在技術和知識領域的合作將如何改善城市生活。
投影設計要點:
>投影設備:4臺科視Roadster HD18K
>投影幕:4塊150英寸dnp GWA巨廣角光學屏幕
>投影方式:背投
>特 點:科視高端高清投影機結合dnp光學背投屏幕,造就無可媲美的影像品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