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赳赳大秦》讓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在歷史的回響中感受到了血脈的共鳴。從黑夫一人的顛沛流離到其入秦后的“小家”,從秦王嬴政背負五代先王之遺愿,以戰(zhàn)止戰(zhàn)掃清六合,用將士血淚與世間罵名換來的“國家”……為營造好這一場情感豐滿的史詩大劇,松下影像功不可沒。在缺乏科技助力的傳統(tǒng)演藝舞臺上,演員的表演固然優(yōu)秀,但同觀眾之間卻似有一層薄紗,難以傳遞真情實感。然而在影像、機械設(shè)備、氛圍燈光、煙霧等要素的組合下,一個被稱為“沉浸感”的詞匯瞬間拉近了觀眾與舞臺的距離,滿場華彩的影像時刻牢牢鎖住觀眾的眼與心,深入故事、敞開心扉、感受史詩。
注:由于演出現(xiàn)場禁止拍攝,文中《赳赳大秦》配圖均來自“赳赳大秦”官方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