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學期在建設高一物理課中使用了交互式白板新技術,在交互式白板對教學的促進方面感覺有很多優勢:
1) 使用交互式白板能快捷的實現從生活到物理的建模(建立物理模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講到“如何按力的實際效果來分解力?”的問題時,首先利用交互式白板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幾幅畫面,然后利用交互式白板的畫筆功能,可以直接在圖片上構畫出斜面模型和支架模型。使學生可以很快的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正確的物理模型,對學生既是一個建模能力的培養。如下圖: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會物理建模,使教學的難點也是考試中學生必備的物理分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引導學生建模時不能直接展現物理場景的圖片或者用
PPT展現了圖片卻無法在圖片場景中直接建模,學生難以掌握建模的方法。但是引入用交互式白板技術后,教師課下設計準備的圖片和文字,展示在交互式白板上,經過教師在其上任意的修修改改,順利實現了從生活到物理的建模。無論是斜面問題的引入還是支架問題的導出,都是通過日常生活的實際事例建模獲得的,這讓學生感到物理和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對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事物、學會物理建模,肯定是大有好處的。對教師而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
2) 交互式白板能整合多種多媒體技術,教師也不再受操作電腦鍵盤的控制,能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和學生的交流之中,有利于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例如:在本節課中,利用現代的DIS實驗驗證斜面力的分解,
教師可以直接在交互式白板上操作電腦,一邊操控DIS實驗軟件記錄數據,一邊和學生討論實驗結果,
結果可以直接記錄在交互式白板上(如下圖),教師不必為了操作電腦而不得不停止與學生的面對面的交流,走到電腦旁邊;也不必為了記錄一個實驗數據而不斷的切換電腦畫面;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連續思維過程,再也不會應為教師停下操作電腦而被打斷。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師生間的交流,而不是面對電腦。
另外,在交互式白板上教師可以直接點擊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
例如: “虛擬物理實驗室”軟件的使用(如下圖)。交互式白板在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得過程中,最有優勢的地方是:在交互式白板上教師可以用手而不是鼠標,直接操作軟件的運行。在白板上可以直接用手拉動軟件中的小球使其不斷移動,學生在老師的指點下觀察小球受力的變化,此時教師還可以隨時在軟件運行過程中直接在軟件畫面上書寫文字、畫圖、勾畫重點。師生之間配合默契,交流自如,課堂效果比老師手拿鼠標面對電腦講課、學生機械的觀看媒體播放過程多了師生間的實時互動,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交互式白板的使用,使得信息技術在物理學科中的應用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使多媒體技術自然的融合到課堂教學中,成為教學過程的有機整體。交互式白板既有傳統黑板的功能,同時也成為了聲音、圖片、動畫、教學軟件等等各種教學資源整合在課堂教學中的平臺,使得多樣的教學資源按教師需求同時使用成為可能。更加可貴的是電腦的操作脫離了鼠標,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提高了教學效率,加強了師生間的相互交流。
3) 交互式白板有力提升多媒體課堂教學互動的靈活性。
傳統的多媒體課堂多使用PPT、AUTHORWARE等等來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PPT、AUTHORWARE軟件可以實現一定的師生交互活動,但這種交互活動多由教師在課前備課時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而設定的。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課堂教學中所遇情況教師不可能全部考慮到。當出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教師準備的PPT不同時,因PPT無法及時修改教師也就無法隨生而變,學生的問題只能被忽略;若教師關注學生出現的問題而置PPT于不顧,
又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體資源。種種矛盾造成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但交互式白板具有可隨時在白板上書寫、構畫的功能,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教師準備的內容不同時,教師可直接將學生的問題通過交互式白板的書寫功能融入教學課件中去,使學生隨機產生的學習靈感成為課件的有機組成部分,并能直接保存在課件中供課后參考。另外,交互式白板的圖庫功能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如下圖,在力的分解中,一個力分解可做無窮個平行四邊形。利用圖庫功能,教師備課時先做好平行四邊形圖像存于圖庫,上課時可直接拉出。
圖庫功能的個性化開發,更為教師的備課、上課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教師可將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各類教學素材、各類題型輸入圖庫,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在課堂教學中(如下圖)可按需隨時提出,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高效性。
交互式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很多的功能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體會,以上僅為個人淺見,提供大家參考。
|